8月9日上午10點至11點,美國商業衛星拍攝到日本海上自衛隊“瀨戶霧”號驅逐艦由北往南穿越南沙群島,位置在美濟礁和仁愛礁之間。該艦8月6日剛剛從馬六甲海峽返回,它沒有從公海航行,卻進入了南海。挑釁搞事的意味十分濃厚。
近期,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在南海維護主權的行動,慫恿各個盟國派海軍力量前往南海活動。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國積極響應,但作為二戰戰敗國的德國祇派了一艘護衛艦前來意思意思。
那麼,同樣是二戰的戰敗國,同樣只是派了一艘戰艦到南海,日本的行為性質和德國一樣嗎?顯然是完全不同的,德國在很大程度上是迫於美國壓力,不得不派一艘軍艦到南海來。所以德國政府還曾經請求讓這艘戰艦訪問上海,雖然這個請求被中國拒絕,卻讓全世界看到,德國人在南海問題上並不太情願加入美國的反華大合唱。
日本卻不一樣,日本對於中國的態度,實際上並沒有完全擺脫田中奏摺當中所體現的思想。所謂田中奏摺是1927年,由當時擔任日本首相的田中義一提交給日本天皇的,詳細闡述了日本軍國主義者征服全世界的狂妄計劃。這份奏摺中最著名的一句話,人們至今記憶猶新,那就是:惟欲征服支那,必先征服滿蒙。如欲征服世界,必先征服支那。
如今的日本,是不能再打中國東北和內蒙古的主意了。但是對於中國的強大,日本從來沒有表現出歡迎的態度。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後,美國開始把反華當做一種公開的國家政策,日本反華勢力似乎又找到了自己的存在價值。但是在幾年以前,日本的反華勢力隱藏還是比較深的,很少敢於動用軍事力量向中國作出挑釁行動,這當然是因為中國的軍事力量比日本強大,而且日本是一個被閹割了的國家,它做什麼事都要看美國的臉色,聽美國的指揮。
這次日本驅逐艦穿行南海,不但意味著日本的對華政策發生了重要的變化,也意味著美日聯盟之間有了某種協定,美國就是要正式把日本作為一個對華軍事挑釁的執行者推上前台,而日本很樂意充當這個馬前卒。
具體到這次用來執行挑釁任務的軍艦,是一艘上世紀80年代製造的老型號,它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前甲板主砲後面的大型導彈發射器。裝在裡面的並不是什麼高精尖的型號,而是火箭助推的反潛魚雷,這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戰略定位有直接關係。按照美國冷戰時期的考慮,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在西太平洋堵截蘇聯的核潛艇,不讓它們進入太平洋向美國發射核導彈。所以當時有人取笑說,日本海上自衛隊不過是美國海軍的西太平洋反潛分艦隊罷了。時間進入21世紀之後,由於中國以及朝鮮導彈力量的大幅度增強,日本海上自衛隊又被賦予了新的職責,那就是充當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的反導前哨。而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核潛艇力量嚴重衰退,所以反潛任務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。從這個角度講,瀨戶霧號驅逐艦這樣的反潛型號,如今就可以拿來充當炮灰了,就算在南海擦槍走火被擊沉,對日本來說也沒有什麼損失。
在海洋問題上,我們一定不能太高估了日本人的底線,這是出於兩個方面的因素來考慮。長期以來,日本海上保安廳在釣魚島水域驅逐中國漁船,造成漁民傷亡。最近幾年中國海警力量強大起來之後,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在釣魚島海域進行了堅決鬥爭。雙方的近距離對峙、衝撞乃至水砲互射都是經常發生的事情,所以對日本海上自衛隊來說,在南海與中國發生某種強度的衝突,沒有什麼心理上的門檻。另外,在2001年的朝鮮特工船事件當中,日本海保悍然進入中國東海,槍砲齊發打沉了朝鮮的3705號特工船。當時因為中國方面的高度克制,才沒有導致事態的進一步惡化。也就是說,日本海上自衛隊如果在中國管轄海域內開槍開砲、投射火力,也沒有什麼心理門檻。
因此,如果想阻止日本對中國領海的進一步挑釁,僅僅靠口頭警告,很可能不起作用。或許只有俄羅斯投彈警告英國驅逐艦的那種方式,才能讓日本能夠想起來自己作為戰敗國的本分所在。